1. 第二屆中國原發性震顫協同創新聯盟高峯會議在長沙隆重舉行

      原發性震顫(ET)又稱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臨牀上以雙上肢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爲特點,可伴有下肢、頭部、口面部或聲音震顫。作爲神經領域的熱點話題之一,近年來,原發性震顫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研究進展,但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ET診療方面依然存在未盡之需。因此,加強ET領域的協同創新,促進學術成果的共享和應用,對於提高ET診治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4月22-23日,由中國原發性震顫協同創新聯盟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原發性震顫協同創新聯盟高峯會議”在美麗的星城長沙隆重舉行並圓滿落下帷幕。作爲中國原發性震顫領域的頂級學術盛會,本次高峯會議匯聚了國內外具有卓越研究成果和豐富臨牀經驗的專家和學者,圍繞ET的最新研究進展、前沿技術應用和臨牀實踐經驗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會議伊始,分別由北京醫院陳海波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王麗娟教授、以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唐北沙教授進行開場致辭,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並指出本次高峯會議旨在促進ET領域的學術交流與融合,推動ET的基礎研究和臨牀診治邁向新的高峯,爲廣大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

      本次大會邀請了來自國外的ET領域知名學者Elan D. Louis和Mark Hallett兩位教授。Elan D. Louis教授圍繞“ET的神經病理學”進行了精彩報告,詳細闡述了ET的病理生理機制。Mark Hallett教授圍繞“原發性震顫和乙醇”進行了精彩演講,全面介紹了乙醇與ET的關係及其相關研究進展。Mark Hallett教授表示,藥物治療仍是ET的首選治療方法,如普萘洛爾和撲米酮都是療效確切的一線藥物。然而目前ET治療藥物尚且存在一些侷限性,開發更多更有效的治療藥物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ET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一直以來,不斷有專家學者對此進行研究和探索。來自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劉靜宇教授通過“原發性震顫致病機制研究進展”向我們展示了ET發病機制的探索歷程。

      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徐嚴明教授分享了“原發性震顫藥物治療研究進展”,徐嚴明教授在講課中提到,傳統觀點認爲ET是良性、家族遺傳性的單症狀性疾病,但目前認爲ET是緩慢進展的複雜性疾病。對於中-重度震顫,影響日常活動的患者,需要進行持續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等)、抗癲癇藥物(如撲米酮、託吡酯等)。然而,目前ET藥物臨牀研究普遍存在一些侷限性,因此研究的證據級別普遍偏低,需要更多大型的臨牀研究進一步驗證。

      近年來,有關ET睡眠障礙的報告日漸增多。爲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王濤教授對“睡眠障礙與震顫相關疾病”進行了彙報。其中,關於ET的睡眠障礙,王濤教授提到,ET患者的震顫與睡眠障礙之間存在潛在的複雜相互作用,睡眠失調可能是先於ET運動症狀出現的前驅期疾病特徵,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此外,本次高峯會議還設置了專家訪談環節,提供與會人員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共同探討在臨牀實踐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訪談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唐北沙教授主持,王濤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薛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胡興越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以及承歐梅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四位大咖參與,緊緊圍繞ET流行病學情況、ET的發病機制、ET與PD的相關性以及ET的治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會議期間,來自北京醫院的陳海波教授系統性介紹了“震顫的分類、診斷與治療”。陳海波教授表示,ET是臨牀最爲常見的震顫類型,口服藥物仍是ET一線治療方法,撲米酮作爲國內外權威指南推薦的一線用藥,治療ET療效顯著。國外一項研究基於不同藥物治療特點推薦:對於老年患者,尤其是心率低患者,應首選撲米酮;此外,對於年輕患者和間歇性治療患者,撲米酮也同樣有效。

      ET領域研究碩果累累,疾病診療日益受到臨牀的關注。伴隨ET相關研究的深入,疾病認知也不斷完善。在會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來自重慶市人民醫院的鄭永玲教授結合指南文獻和真實病例全面闡述了“撲米酮治療震顫疾病的臨牀價值”,並分享了真實的患者用藥體會。鄭永玲教授表示,無論是ET還是ET-PD,服用撲米酮治療效果良好,一週左右手部震顫症狀得到明顯改善;撲米酮對心率、血壓幾乎無影響,雖然在用藥早期會出現一些急性不良反應,包括眩暈、噁心、嘔吐、行走不穩、嗜睡等,但大部分不良反應幾天後會逐漸減弱或達到耐受,此外,基層ET指南指出早期不良反應多爲暫時性,無需停藥。

      隨後,在病例分享環節,來自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張璇教授同樣進行了“原發性震顫診治病例分享”,完美地將理論與臨牀實踐相結合,並通過真實的患者用藥經驗展示了撲米酮治療ET的良好療效,更加堅定了與會專家學者對ET的診療信念。

      撲米酮作爲國內外權威指南推薦的原發性震顫治療一線藥物,改善震顫療效顯著,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長期服用耐受度高。此次大會期間,國內外多位運動障礙領域的專家學者均對此表示認可和支持。相信隨着撲米酮50mg新規格上市,將惠及更多國內ET患者,同時將積累越來越多的循證證據和真實世界數據,造福更多患者。

      總結

      此次高峯會議全面、系統地介紹了ET領域的新研究和新進展,分享了ET診療的寶貴經驗。讓我們看到了ET從基礎醫學到臨牀研究再到臨牀實踐的探索歷程。“道阻且長”,ET診療之路尚需更多的基礎研究和臨牀試驗進一步驗證,以期優化患者的治療;“行則將至”,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ET的診療水平將邁上新的臺階,ET患者的明天將愈加美好!